铜陵江北港区专用线:藕山站、老湾站、老洲站、铜陵江北站。
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市发改委(铁路办)牵头编制的《铜陵市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为引领“十三五”期间我市铁路建设的行动指南;市发改委(铁路办)谋划的“一桥三路一线网”系列重点项目、逾500亿元的投资,将推动我市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迈向多层次、一体化,实现外联内畅目标……
线网规划:精心绘就美好蓝图
“十二五”期间,我市在已有宁铜铁路,铜九铁路的基础上,经过争取,京福高铁穿境而过并与宁安高铁交汇互通,庐铜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客运上方便了市民出行,货运上提升了运载能力,对提升我市形象、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众兴奋的余温未退,新的项目接踵而至!市发改委(铁路办)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结合我市铁路现状,本着“外联内畅”的指导思想,超前谋划重大铁路基础设施项目,“一桥三路一线网”逐步撩开了面纱。一桥:即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三路:即合庐铜客货铁路、铜枞宜市域铁路、铜九黄城际铁路;一线网:即铜陵市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总投资将超过500亿元。
市发改委副主任、铁路办主任何成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这些重大项目谋划的过程中,恰逢行政区划调整,枞阳县划归铜陵管辖,“一桥三路”项目建设可以实现市区和枞阳县的快速出行及人员融合、加速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通等。2016年9月,市发改委(铁路办)牵头编制《铜陵市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规划在深入分析铜陵综合交通发展成效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铜陵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未来我市铁路建设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普通干线铁路为重点,规划年度内北沿江高铁、池黄铁路等路网干线工程将相继建成完工,合庐铜(池)区域城际铁路、铜陵江北集疏港铁路专用线、南北货运环线建设完成,地区作业站迁建至钟鸣站。拟建工程完工后,宁安高铁和北沿江高铁分别从长江两岸自东向西引入地区,合福高铁从市区东侧穿行,铜(陵)九(华山)联络线并行铜九线引入池黄铁路九华山站,形成“双十字”型放射性高铁客网;芜铜线、铜九线和庐铜线、铜南宣铁路组成的普速铁路交叉于城区东北,形成“十”字形的普速铁路网;衔接合肥、安庆、黄山、南京、杭州、宣城六个主要方向。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以我市自身的交通出行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基础,充分利用既存铁路改造成市政轨道交通线,促进资源科学利用。规划年度内形成覆盖老城中心区、东部城区、南部城区、江北港新区和枞阳县城的“环+放射”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线网总长212.7公里,由4条线路组成。其中,1号线为东西走向,东起合福高铁铜陵北站,东至枞阳县城,远期延伸至安庆,承担市域范围内东西向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串联铜陵北站、东部城区、大桥经济开发区、江北港新区和枞阳县城,并服务于铜陵站,线路长度92.7公里。2号线西起大通镇,东至凤凰山景区,承担江南片区内主要组团和景区间的快速交通联系,串联大通镇、横港片区、老城中心区、狮子山片区、顺安片区和凤凰山景区,横港至顺安段利用既有铁路通道,线路长度42.5公里。3号线承担主城区至铜陵站和铜陵北站间的快速交通联系,串联铜陵站、老城中心区、天井湖片区、西湖片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和铜陵北站,线路全长34.0公里。4号线为枞阳县城连接浮山景区和主要乡镇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南起北沿江高铁枞阳站,经会宫、浮山,接合庐铜城际泥河站,线路全长43.5公里。
据了解,规划中的重大项目部分已经开始建设前的准备,铜陵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将彻底解决货运列车“跑城区”扰民问题。
合庐铜客货、铜九黄城际:多方联手 锦上添花
记者从市发改委(市铁办)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铁路交通实现外联内畅的目标,我市结合国家铁路及轨道交通建设布局,谋划了合庐铜客货铁路、铜九黄城际铁路项目。同时,主动与项目涉及的合肥市、安庆市、池州市以及庐江县等联手协调促进项目落地,取得了积极进展。
合庐铜客货铁路项目,是我市更好地融入合肥都市圈,利用优越的岸线资源,谋划搭建合铜产业发展带,为合肥市开辟新的通江达海通道,扩容升级合肥都市圈,促进两市共同发展的大通道,也为促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客线北接合肥市域庐江快线庐江西站,沿G3高速公路北侧并行,后经G3公铁长江大桥接入宁安高铁接铜陵站,并于梅冲站预留至池州、九华山方向接轨条件,线路全长89.5公里;项目货线自庐铜线庐江南站东端引出,在泥河接入合庐铜城际,利用城际铁路,引入老湾港区,线路全长58.7公里(其中新建线路长19.8公里,利用客线38.9公里)。
项目谋划得到涉及各方的大力支持。市铁路办与合肥市铁路办、庐江县政府、枞阳县政府及庐铜铁路公司沟通对接,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合肥、铜陵两市发改委在省发改委征求各地关于《安徽省现代铁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2017-2021)》的意见时,都明确提出了将合庐铜客货铁路项目纳入规划中;铜陵、合肥两市将共同向省政府请求将合庐铜客货铁路项目列入安徽省“十三五”铁路网规划;我市委托安徽省综合交通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合庐铜客货铁路项目的铜陵段预可研工作。
铜九黄城际铁路项目,是我市连接皖南、赣北、浙西着名景点的快速城际铁路线,也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北大门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起点大通站,终点设在九华山机场换乘站,线路全长约13公里,投资约17亿元。通过九华山机场换乘站,向南可达九华山、黄山风景区以及西递、宏村等皖南风景点;向西与池州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可达池州市区,通过规划中的天九黄城际可达天柱山风景区;向北与我市研究中的合庐铜城际衔接,构建北上合肥新通道。项目已于2016年5月完成预可研编制。
目前,铁路总公司牵头建设安庆至池州至九华山、黄山风景区的轨道交通即池黄铁路,为同时解决九江、武汉西向客流和南京、上海东向客流,设计单位建议同时规划建设铜陵站(接宁安高铁)至九华山的联络线。这条联络线与我市谋划的铜九黄城际铁路项目功能目标基本重合,我市可及时与铁路总公司、上海铁路局、省发改委对接,争取将铜陵九华山联络线纳入池黄铁路进行同步建设。
G3公铁大桥:一份意外惊喜
铜陵长江大桥,作为八百里皖江第一桥结束了群众摆渡过江的历史,天堑变通途;铜陵长江公铁大桥落成,京福高铁借此过境,古铜都迈进高铁时代。如今,又一座公铁大桥将动工!京台高速(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给了170万铜陵人民一个意外的惊喜,这座大桥已经成为街头巷尾群众必谈的话题。
据了解,在区划调整前,这座大桥的建设规划还是公路大桥,但枞阳划归我市管辖后,通过大桥建设进一步促进市、县融合,方便市县群众出行和拉动经济发展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最快捷的方式就是采用轨道交通,最大限度促进南北协调。建设轨道交通就需要铁路桥,因此G3替代桥采用公铁合建不仅对新铜陵发展至关重要,更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是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打造合肥都市群的需要,可以助力安池铜城市组群发展,也是推进皖南国际旅游示范区发展的需要;同时,在当前大量跨江桥建设的大背景下,采用公铁合建,可有效利用过江通道资源。2016年9月开始,我市正式启动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研究工作。
市发改委(铁路办)牵头完成了我市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和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为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立项提供依据;经与省发改委对接,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铜陵至枞阳市域铁路、铜陵铁路枢纽货运外绕线等项目已经纳入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根据规划,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将在目前长江大桥上游并行桥位过江,采用四线铁路八线公路建设标准,工程全长10500米,工程估算投资43亿元。
截至目前,G3公铁大桥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中铁大桥院已编制完成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预可研报告,已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做了汇报并获得原则通过。下一步,我市将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建设工作;组建项目法人,负责项目融资、建设和管理工作;明确相关部门责任,积极配合项目法人开展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铜枞宜市域铁路:市县融合“连心线”
随着区划调整 ,百万人口的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枞阳县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是最大的“短板”,至今,该县无铁路,更不用说高铁及轨道交通线。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发改委(铁路办)在铁路网规划中,统筹考虑市县融合协调发展,以超前的眼光谋划铁路交通项目建设,铜枞宜市域铁路项目提上议事日程。
铜枞宜市域铁路项目,即铜陵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为东西走向,东起合福高铁铜陵北站,东至枞阳县城,远期延伸至安庆,线路长度92.7公里,设站20个,计划投资约116亿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市县许多群众对铜陵能建设轨道交通线既充满期待,真心盼望这条“连心线”能够尽快上马建设,但从国家批复轨道交通项目的历程看,这是超大型城市的“标配”,而对人口只有170万、3000多平方公里的铜陵,估计只是美好的愿望,实现目标“遥不可及”。
但何成龙告诉记者,铜枞宜市域铁路项目是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立项的重要依据之一,项目谋划争取得到了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安庆市也主动参与配合铜枞宜市域铁路规划建设,并向省发改委明确提出了将铜枞宜市域铁路项目列入《安徽省现代铁路交通体系建设规划(2017-2021)》。目前,该项目已纳入安徽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
铜枞宜市域铁路顺利纳入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为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立项提供支撑,大大加快了项目的前期工作。何成龙说,铜枞宜市域铁路是实实在在的项目,我市已着手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与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同步建设。
谋事在人 成事也在人
只有170万人口、3008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铜陵市,继八百里皖江第一桥后建成了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现在还能再建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吗?人们踏进高铁时代后,还能坐上轨道交通出行吗?就在各界将信将疑的目光中,我市上下主动作为、超前谋划,硬让“一桥三路”这个看似很难实现的目标即将变成现实,此所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
“十二五”以来,我市坚持交通先导战略,举全市之力支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铁在境内交汇、高速在境内互通,港口建设提速,构建了“对接长三角,辐射皖中南”综合交通体系,确立了皖中南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使得我市与上海、南京、合肥、武汉等中心城市初步形成复合型通道,与各大中心城市的衔接更便利高效,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