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学家从未停止对火星的探测与研究,希望从这颗行星找到外星生命的踪迹。两极冰帽、干涸的河床、陨石坑壁渗出的盐水让科学家感到兴奋,但英国最新研究指出,火星表面的多种化学物质,经混和并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作用后,竟成强效杀菌剂,地表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科家想找寻火星上的生命体,必须向下挖掘,探索不受紫外线影响的区域。
苏格兰爱丁堡大学(Edinburgh University)太空生物学学者华兹沃斯(Jennifer Wadsworth)指出,火星上最适宜生命繁衍的区域位于地表下2至3米处,该处的土壤和有机物都不受太空中强烈的辐射影响,生物才有可能生存。
一直以来,科学家不停追寻水的踪迹,希望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但最新研究指出,火星表面的过氯酸盐与紫外线作用让火星表面几乎不可能有生命存活
华兹沃斯的研究主轴是近几年在火星土壤中发现的过氯酸盐(perchlorate)。过氯酸盐是强力抗氧化剂,早在1970年代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维京计画“(Viking program)就有资料显示,火星上可能存有过氯酸盐。但直到2007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凤凰号“(Phoenix),和2011年发射的火星探测车“好奇号“(Curiosity)带回土壤样本,科学家才证实火星上的确有过氯酸盐。2015年,火星侦察轨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在火星表面的沖蚀沟槽与陨石坑壁面发现液态盐水下渗形成的黑长条纹,这些纹理也有过氯酸盐的踪迹。
紫外线分解过氯酸盐 加速细菌死亡
科学家猜这类过氯酸盐对火星上的微生物是有毒的,但理论上,外星细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已经演化出将这类化学物质转化为能量的方法。如果生命能在氯酸盐水中生存,那么火星上可能就存在生命。
火星表面陨石坑壁的暗长条纹中含有盐水
华兹沃斯与爱丁堡大学的太空生物学教授柯基尔(Charles Cockell)合作,研究聚焦于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在模拟火星环境之中的情况。枯草桿菌是一种常见于地球土壤里的细菌,是一种基本的生命形式,并经常附着在太空船上,被带上外太空。华兹沃斯模拟枯草桿菌暴露在火星环境理的情况,将之与过氯酸镁(magnesium perchlorate)混合,并用紫外线照射,结果细菌死亡的速度增为原来的两倍。他们又用其他火星上发现的过氯酸盐类实验,结果相似。
进一步的实验发现,紫外线会将过氯酸盐分解成次氯酸盐(hypochlorite)和亚氯酸盐(chlorite),而这两类化学物质才是造成细菌快速死亡的原因。另一项实验则使用氧化铁(iron oxide)和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测试,这2种物质也存在于火星土壤中。与过氯酸盐、氧化铁、过氧化氢混在一起的枯草桿菌一经紫外线照射,死亡的速率是只与过氯酸盐混合的11倍。华兹沃斯和柯基尔在英国《自然》(Nature)旗下子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发表的报告指出,火星上的氧化物、氧化铁、过氯酸盐和紫外线辐射相互作用,形成了“剧毒的混合物“,造成环境不利生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