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 历史旧闻

桐城“六尺巷”主角张英墓园荒凉破败无人管

时间:2016-04-02 00:30:40       来源:中安在线
摘要:张英墓很破败张英和张廷玉系清朝署名的父子宰相,他们死后都选择归葬故土——安徽省桐城市双溪境内。目前,张廷玉墓已被确为“国保”,而张英墓却荒凉的存于

张英墓.jpg

张英墓很破败

张英和张廷玉系清朝署名的父子宰相,他们死后都选择归葬故土——安徽省桐城市双溪境内。目前,张廷玉墓已被确为“国保”,而张英墓却荒凉的存于山林之间无人知晓。3月11日,记者在探访父子宰相墓时发现,张英的墓地旁石像、石材散落一地,似在向人们诉说着自身的无奈。受“春晚”的影响,父子宰相墓、六尺巷再度走红,修复张英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文保”部门又该如何应对呢?

张英墓园荒凉破败

众所周知,“六尺巷“主角是张英,他的归隐和殁葬之地,在桐城市龙眠街道办事处双溪村“金鸡地”。据史料记载,张英的坟地原面积2000平方米,墓前设九级石阶,上为拜台,台下置石制供桌、烛台、香炉等整套祭具。台下立石雕翁仲两对,石狮、石兽、石羊、石龟各一对,对称排列,布局规整,特别是镌刻“恩荣”大字的一座石牌坊,更是表明了张英生前的显贵。

令人痛心的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墓冢两次被炸,墓地装饰物遭毁,断碑碎石流散。另外,张英墓址离公路较近,一些石雕曾被盗贼惦记,2004年初,其墓地上许多石雕被盗,包括干隆时期的“盘龙石鼓”一对,康熙四十八年、干隆元年御赐碑额二方以及牌坊构件数件。数月后,总重量约三吨的文物被追回。

3月11日,记者在探访时发现,张英享堂正后方的一片树林中,除了一块“张英墓址”碑外,石块垒成的墓圹形状已不太明显,被拆坏的石像、石材随地散落,现场体现出毫无保护措施的迹象。

张廷玉墓已成“国保”

张廷玉系张英次子,曾在康、雍、干三朝为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而张廷玉配享太庙,就是按照雍正皇帝的遗诏,在他死后其神位可以安放在太庙接受皇帝每年一次的祭祀。

据了解,汉大臣以功臣配享太庙的,惟张廷玉一人,这是清朝历代皇帝对汉大臣给予的唯一一次最高礼遇和殊荣。

与父亲张英一样,张廷玉告老还乡后死于故里,也葬在双溪境内,墓址离张英墓址不远。据了解,张廷玉墓在“文化大革命”中也遭到毁坏。但3月11日,记者在张廷玉墓、张氏享堂等建筑群组成的“文和园”发现,张氏享堂前的两侧照壁上嵌书“调梅良弼”、“赞猷硕辅”等雍正帝对张廷玉为相称职的褒奖之词。在“文和园”内,记者发现许多精美的石像,这些石雕是文物部门从山里人家一个个收回来的,有些则是根据原状进行修复的。

如今,张廷玉墓早已修复完好,并于2013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其父张英的墓园惨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张英墓园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

现如今,人们说到桐城,都会谈及“桐城派”和“六尺巷”。“六尺巷”长不过百余米、宽两米许,因为它曾彰显了礼让精神,使众多游客来到桐城都会到此走走。

陪同记者采访的一位桐城市文物专家介绍说:“张英做为六尺巷的主角,其墓园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于文物保护来说,将是极大的遗憾!”

1951年出生的张泽国,系张氏后人。1996年开始担任桐城市博物馆馆长,现已退休,他对保护桐城历史文化遗产做出了诸多努力。3月16日,张泽国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张英享堂修复后,对张英墓园修复也曾努力过,但仍因相关费用难以解决,因此还没有进一步发展迹象。

据了解,随着修复老宰相张英墓的呼声渐高,桐城市文物管理部门正在最大力度搜寻墓地石雕残件予以保护。 (胡玉堂)

张英墓,位于龙眠街道办事处双溪村“金鸡地”。墓地背枕金鸡山,面对“赐金园”,两侧小冲相峙,环境幽丽。原墓前设祭台和拜台,置石制供桌、烛台、香炉等整套祭具,立石雕翁仲、狮、羊、马等,对称排列,布局规整。墓前有四柱石牌坊一座。康熙四十八年、干隆元年御赐碑二方,均为龟座,分立碑坊后。邑人姚鼐有诗云:“千嶂龙眠碧玉围,双溪蟠绕玉龙飞。圆堤松响交山阁,山崦花光照涧扉。青草已埋黄阁局,绛霄还振素流衣。衰赢幸与年年会,昏黑犹嫌早命归。”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圃翁,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任《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着有《笃素堂文集》、《周易衷论》等书。卒谥文端,雍正即位赠太傅,后与其妻归葬于此。“文革”期间,墓冢被炸,墓地装饰物被毁。张英墓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