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活得久不一定是件好事,但不可否认现代人的寿命和几百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人类相比,明显是越来越长了。一般人以为这是医学发达的结果,但最新研究发现,短命基因经过演化作用被汰除,或许才是人越活越久的最大因素。
美国两位基因专家,利用凯萨医疗机构最近释出的5万多份病患基因资料,加上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提供的11万份资料,合并进行人类基因演化的研究。结果在超过17万份的基因样本中,发现两个不利于长寿的基因突变:一个是与晚发型阿兹海默症相关的APOE;另一个是尼古丁受器基因CHRNA3,通常出现在有烟瘾的人身上。
研究人员发现拥有这两个基因变异的人,通常寿命都比较短。但此项发现真正惊人之处,是现代人的身上竟然“只有“这两个短命基因。由于物竞天择是透过繁衍后代,来筛选有利于物种存续的基因,而短命基因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只有在中晚年才会出现,照理说早就超过了生育年龄,无法经过演化淘汰,经过不断的突变之后,时至今日应已衍生出各式各样的短命基因变异。
但从这17万份人类基因样本中所得到的明确结论,却是:让人类老年罹患致命疾病的“坏“基因,不多不少,就只有两个。这背后,到底是有着甚么样的机制,在悄悄剔除不断冒出来的短命基因呢?
科学家无法定下结论,但提出了两个可能解释。第一,短命基因的作用可能并不只在老年,而是从年轻时就产生潜在伤害。第二,有可能是受到演化理论中“整体素质“ (inclusive fitness)影响,也就是家族中的祖父母若去世过早,对后代养育会间接产生冲击,进而遭到演化淘汰。
但随之而起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为何这两个短命基因能如此顽强,不被天择淘汰?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这两个基因变异所反应的是晚近才出现的环境和社会变化。APOE很可能在昔日的饮食习惯下,并不会造成失智,但由于人类的食物改变,才触发了病变;同样地,在香烟还不存在的古代,CHRNA3或许根本无害,一直到人们开始吸烟,这个基因才从“无害“变成“不好“的基因。也就是说,这两个短命基因之所以仍旧存在于人类基因库,是因为它们还来不及被演化给淘汰掉。
而随着基因库不断扩大,资料不断释出,科学家未来将可望对人类演化描绘出更清晰的轮廓,善加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