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已经正式公布,铜陵未来如何布局,怎么发展,引起了老百姓的热切关注。
《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17年7月27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这标志着铜陵区划调整后的首个城市总体规划、也是指导我市今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正式出炉。
《规划》给我市未来发展带来的变化
城市发展战略
产业强市、环境立市、市域协同、区域融合
城市发展目标
国际铜都、智造重镇、山水之乡、文化胜地
《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区规划、中心城区规划三部分。重点关注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综合交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综合防灾、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文化保护、空间管制等。
城市性质
长三角城市群西翼新兴增长极,国际铜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下游重要港口城市,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规划区范围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市域行政管辖范围);
城市规划区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东、北至市界,东南到沪渝高速,西南至规划的京台高速复线);
中心城区总面积255平方公里(东至顺安河——新桥河及铜九铁路,南至青通河,西至长江,北至钟仓河)。
规划期限及规模
2020年
城镇化率达67.5%,市域城镇人口约128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80万人,建设用地84平方公里;
2017-2020年建设用地规划图
2030年
城镇化率达77%,市域城镇人口约173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
市域城镇体系
一带
沿江城市发展带,串联中心城区、东部新城、江北港新区和枞阳县城。
三廊
沿市域主要交通轴的城镇发展走廊,串联东部新城、东部城区、主城区、江北港新区、枞阳县城;(主要发展廊道)
串联京台高速及其替代沿线城镇;
串联德上高速沿线城镇。
三层五级
市域中心城市、枞阳县城和新市镇、11个重点镇和14个一般乡镇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生活空间
围绕滨临长江、环天井湖和西湖;
生产空间
集中布局在城市西北角和东南角的三大国家级开发园区;
生态空间
重点构建长江生态廊道、大铜官山公园和东湖、西湖城市湿地公园。
近期建设规划
八大重点工程
交通、水利、民生、环境、休闲旅游、产业园区升级、老城区畅通、新区建设工程
关键词
海绵城市、城市修补、生态修复
2017-2020重点环境改善区
目标
提升城市能级、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特色
《规划》主要特点
加强区域协调
加强与合肥都市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战略联动,突出东融(即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融合)、北联,强化长江和“合铜黄”两条发展主轴。
突出市域协同
强调
城乡一体、产城一体、港城一体;
坚持
南北协调、城乡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三次产业协调
“57889”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5类农业发展片区、7个文化旅游集聚区、8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8个物流园区、9个集中工业园区。
2017-2020重点建设发展区
坚持生态优先
注重长江生态大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设立沿江湿地及湖泊保护区,确立城市永久性生态保护廊道。
以长江、菜子湖等主要河道为廊道。
以大铜官山、浮山等山脉、东湖、西湖、陈瑶湖等湖泊为生态斑块。
实现多规融合
规划统筹
统筹城市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